海崖文学

海崖文学 > 针砭杂文 > 读书随想 >

《转山》:还原的真实,艺术的再现

时间:2013-09-24  阅读:  作者:曾狄

  “我觉得《转山》这部电影,大家去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我觉得我们不是在拍电影,是在做梦。做一个每个人心里都有过的梦,这就是拍《转山》。”——导演杜家毅。

  《转山》是一部很写实的电影,这种真实感与刻意营造,专门渲染出来的,堆砌出来的氛围安排是截然不同的。一种还原的真实感抑或一种艺术的再现形式,笔者认为成为衡量此类偏纪实性质的电影的一个坐标。或者这样子说吧,《转山》更像一幅照片,它就可以是PS过的,但绝对没有在时空上,传达层次上与现实偏差。而现在的很多电影不像照片,更像一幅画,可以天马行空,可以璀璨夺目。究竟是一幅画好呢?还是一张照片好呢?确实是见仁见智,但是出发点必须看创作者的初衷是什么?你要把它拍成一张照片,你就要传递出照片呈现的合理性,为什么是这种视觉传达方式?你要把它画成一幅画,你就要传达出一幅画呈现的合理性,同样是要表述出采取此种视觉传达方式的必要性。总而言之,你在讲述过程中,必须给出选择何种选择的解释!主观性很强烈的个人风格的艺术创作者,可能更适合做一个画家——一个此类风格的导演。譬如张艺谋,譬如王家卫等等。显然,杜家毅不是!因为他给了我们这样子的一个解释!他是从还原真实情境这一点去扩散,去做的!导演的工作在这部电影里体现成为一种还原的真实!一目了然!所以这部电影不是一幅漂亮的工工整整的画,而是斑驳的真实的未经雕琢的,分外真实的感人的一组组照片!

  旅行却不风光,有梦就是天堂!年轻人的梦想可以很多,出行是一种选择。在不断的辗转于山与山之间的颠簸,在严寒与超时中徒步,精神很饱满,给观众的感受很直接!于是杜家毅的镜头从呼啸的寒风中掠过,从绵延的雪山上跳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从海拔2800米的丽江到海拔5200米的米拉山。显然所有的所谓的艺术拍摄技艺,所有的表演功力演技在这里都等同于零。这个“零”不等同于零分!而是代表着自然到没有痕迹的境界。到位即好!你即是角色即好!没有了炫技,也用不上之前我们的观影经验,这就是《转山》!这也是它可以如此这番的揪着你的心的原因。因为一切都是新奇的,都是新的。而这一切都是自然到可以渗入你内心深处的某种感动的。

  这个故事如同一个更熟悉的古老的故事是一样的!一个古老的新西兰人希拉里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登山不止,有人不理解问他:“你为什么登山?”希拉里风趣地回答:“因为山在那里。”就因为山在那,所以梦就没有停止!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唯一的,也是非常明确的主题。《转山》改编自同名畅销书,原著记录了作者谢旺霖骑行2000多公里到达西藏的旅程,这个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无数年轻人向往。当年谢旺霖骑行2000多公里,骑行中受伤成为家常便饭,几度命悬一线,全程竟只花了1300多元,这种“贫穷苦旅”震撼人心。监制陈国富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原著,《转山》想传达给人的是一股“梦想和不屈的力量”,是这股力量打动了他,让他想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直到他遇见了杜家毅。全程实拍的记录风格是最能体现到主角情景与感受的唯一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以近乎完美的一种残酷,毫无准备的扑面而来!用一种新闻直播式的逼真去阐释危险的真情!用真实性去让我们感受得到!这部电影也因此入围了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和第48届台湾金马奖。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凭借壮丽的滇藏风光和独特的故事情节之外,还有主演李桃的精彩演绎。在诠释和演绎单身母亲的过程中,她深刻的了解到了母爱的伟大,媳妇的职责,与公婆的相处之道,以及家庭中顶梁柱所应付出的坚强不屈,不畏辛苦的精神,这些对李桃来说都是一种生命的升华。细腻中见真挚的表演恰如其分的合乎角色本身!当朴实的表演遇见朴实的镜头,当感人的叙事遇见真实的描述,返璞归真的一部电影呈现了出来。

  《转山》谈不上荡气回肠,却绝对可以温暖到心房;未见华丽的堆砌,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果说这部电影完美无缺,那简直是过于夸张!但作为一部诚心诚意的用心劳力拍摄的电影,在当今繁乱甚至有些混乱的国产电影市场上出现,它绝对是奇葩一枚!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危机四伏最新语录 因为懂,所以哀 不能怀孕的女人 左手握住了右手 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存在(外三篇) 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顾客与商人 一世长安 青墨赠暮云 母亲的智言慧语 “三严三实”是锤炼干部的“火 爱一个人,与年龄无关 镇定的石头(外一章) 小妇人 六 异客 沉默的多数派 六朝文人的戏谑 你答应他了 虫 儿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