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崖文学

海崖文学 > 针砭杂文 > 现实之惑 >

道论

时间:2015-11-30  阅读:  作者:格己郎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能够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规律,就不是永恒的;能够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不可改变的名字。

  老子这句话我实不敢冒昧的作何评论,我们这一代人看到的事情和心理体会与古代的文人或者说是哲学家有所出入,比如儒道在封建社会一时兴隆一时残破,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又独尊儒术,这些帝王的希望和企盼是完成区域一统和民心一统,所以就采取了利于统治的政策,孔子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理论会影响几千年中国人甚至世界人民。儒术是中国传统的经典学术,也是国学的精粹,我们对它的观点和建议是不能仅靠熟读经书即可知晓的。

  相传孔子与老子是同一时期的人,老子又在孔子之前,孔子曾经请教过老子学术问题,老子就是老聃,是后人说的太上老君,道教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识在春秋名重一时,道教后来与儒教相通相融,为历代君主所推崇和寄托灵魂。道教善造仙丹,其中四大明皇中汉武帝和唐太宗都受其迫害,我们不能说当时帝王的封建迷信沉重,只能说是道教的深度和影响委实是令人失去理智,头昏目眩。

  我对《道德经》的研究太过肤浅,以至于现在还不敢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而且我又确确实实的没有李耳相当的材料,只是在那八十一章中悟出少许无为的感想,我认为无为真的比那些不知所为更加有力度和弹性,现今的社会遵循的东西太少,经典的东西繁芜丛杂,有时候想写点什么给别人看道理,但是一旦落笔就又不知所措,道德这个既感性又理性的知识从没有在社会上消失,中国传统的理论是允许大多数的人去参考国学,我们不能丢弃哪方面衡量的尺度,在历史漫漫长河之中,这一代人所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供后人品谈和研究的对象,正如我们看待古人的眼光一样,学问可以保留,人生信念也同样可以保留的。

 

  •   二

      不敢说城市的发展对国学有什么重大影响,退色了,浅白了,还是敷衍了内涵,低调了韵味?不过农村倒一直保持着千百年国学的经典,我是农村出身,对于老实厚道的农村人了解至深,那不是历史书上说的小农思想,更不会搞什么糟糕透顶的小农经济,城市与农村虽然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可仍旧是两个互不相容的阶层,阶级斗争斗了几十年,在毛泽东渲染和扩大下,一度萎靡,我想我们这个多民族多历史的国家应过多的考虑国家问题,而不是浓浓烈烈的个人问题,社会的弊病在农村,世界的矛盾则在于贫穷,起码是现在的情况。

      我从农村的眼睛里真真正正的看到了国学所保留下来的残羹冷炙,比起一千年前显得枯萎,显得凋零,又显得无可救药,但是这些年来又从未抛下。国学是什么?是儒学,是道学,还是一直广为推崇的佛学?反正不会是有钱人的学问,当一个人有了钱,学问和经典就会变得苍白,暗淡,一大部分就要从雅观和涵养的名列中驱逐,可能他以前是个极其艰苦的男人,或者是毅力恒久的女人,时代和时期的改变都会令人不愿回首和企盼。

      我写了《道论》,不是至理名言,也不是大的理论,仅仅是告诉别人,我写的是农村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底层的人很多,了解的就罕有了,大家不想看的是贫穷,但是贫穷者不一定感觉寂寞和难耐的。

     

      三

      探究奥妙是当代人的职责和潜能,职责是你必须要做的,潜能是你有能力去做成,多思考和多沉思会诞生创造的魅力,正如老子所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四

      我崇拜一种艺术,你猜是什么?对,就是道德,它是艺术,《道论》会诠释道德所呈现出的规律和迹象。哦,“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五

      在我小的时候没办法去感受一百年前的事情,正如一个人去想象游泳的感觉一样,水打在身上的绵绵慰抚只有跳进去才会知道,所以长大后才偶尔借助别人的讲述和经验来探讨或有或无的情怀。文学上的理论和观点很多,什么流派都有,想把大家都统一恐怕是极不容易的,以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鼓励独树一帜,而非哗众取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道理是讲出来的,而不是故弄玄虚,班门弄斧,要慎重为人。

    haiyawenxue

      中国人的学问掌握在人民手里,不是文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等大家手里,而我们总会有误区,以为学问是在那些有知识的人群当中,学说来自于形形色色人民的历程和在历程中挣扎前进所取得的经验总结,没有劳苦大众和大众头上作威作福的阶级统领是不会有学术论调极其论调之中产生的高低音波的。中国人的层次感就在农村,也在城市里的底层的人民。如果把传统的艰辛和锻造富有的手段都一泄千里,我想国学也就会随着渐升渐高的云烟一齐走向缥缈了。

     

      六

      一杆清影在太阳的焦烈中冉冉映现,拉长了,慢慢有了形状,状如树枝,犹如那笔直雄健的天柱,但一点点,又不见了,乌云挡去了炙烤的野火,影子找寻不见,他消失在突如其来的冷风中,茁壮,吐芽,还是就此沉沦?不一会雨点洒下来,影子被泯灭,瞧不清,摸不到,阳光也躲藏起来,大人们说:影子还是要出来的。小孩们不信,到处找啊找,终于还是找不到,大人们说:有阳光的地方就不会没有顽强的影子,除非乌云蔽日,搅扰那一杆可怜又坚毅的身形。小孩们还是不敢相信,哭闹着,叫上爷爷和奶奶一起去找寻那杆清影,爷爷说:你看,晴天了,影子就出来了。孩子们张大了眼睛,那影子就从依稀变得鲜明,渐渐的又在拉长了……

      孩子们不能满足影子的瘦弱和沧桑,于是叫来奶奶,要影子变长,奶奶说:太阳快落山了,只好等待黄昏的降临,那时影子是最长的。孩子们不情愿等待,就找爷爷要影子,爷爷说:把杆子插高了,影子就长了。孩子们找来长长的树枝,那影子果真长了许多……

     

      国学就是那杆清影。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异客 不能怀孕的女人 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三严三实”是锤炼干部的“火 因为懂,所以哀 一世长安 沉默的多数派 虫 儿 飞 六朝文人的戏谑 左手握住了右手 爱一个人,与年龄无关 危机四伏最新语录 存在(外三篇) 小妇人 六 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你答应他了 青墨赠暮云 镇定的石头(外一章) 顾客与商人 母亲的智言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