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崖文学

海崖文学 > 针砭杂文 > 读书随想 >

何妨吟啸且徐行——读苏轼《定风波》

时间:2013-06-27  阅读:  作者:坏菜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理解起来没有什么难度,这个等会在下面再说,本文主要想探寻一下他写这首词时所处的环境及其心理状态。
  一、先从有宋一代当局的最高机密开始说起。
  先说说这个最高机密的内容及其级别。据叶梦得《避暑漫抄》记载,在太祖得到江山三年的时候,他秘密的制作了一块石碑,竖立在太庙寝殿的密室里,叫做“誓碑”。整个石碑用“销金黄幔”遮盖着,任何人也看不到碑上所刻的内容,外面是重重锁钥,密闭甚严。他告诉有关官员这个石碑的内容,只有在太祖四时八节的祭祀及新太子即位,谒庙仪式结束后,才有资格可以按照仪式打开这块石碑的黄幔,“恭读誓词”。在太祖读誓词的时候,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跟着太祖进入,其他人都要远远的站立在外面。
  只见太祖来到碑前,对着这块碑拜跪、瞻仰、诵读后,出来的时候还要再拜,神态非常的虔诚,仪式非常的隆重,祭拜的规格非常高。群臣近侍,都不知道太祖拜读的誓言是什么。这个级别很高吧,只有皇帝一个人才可以看。后来继任的皇帝一直是按照这套程序进行,没有人知道石碑上刻的究竟是什么,但信息还是流传了出去,只是没有人见过详细的内容。就这样直到靖康之难,这个秘密才被最后揭开。
  密室被打开后,人们看到那座碑高七八尺,宽四尺多,上面刻着三行誓词。一行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第三行:“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三条第一条是他对柴世宗后世子孙的一个承诺,因为他的江山毕竟是从人家孤儿寡母手里夺来的,多多少少他是问心有愧的,作为自己心里的补偿,他给人家的后世子孙一个保障于心有安。第二条就很不得了了!也很伟大。他不杀读书人与给皇室提意见的人,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独此一家。并且他与他的后人都做到了,这才有了宋代繁荣的文化盛事,第三条是针对自己的继任者发的毒誓,做不到前面两点的,上天诛之。这个诅咒非常厉害,他的后代谁也不敢逾越这一红线,一直在忠实的贯彻着这一方针。
  你可能会问一个奇怪的问题,不杀知识分子这可是一件好事呀,完全可以堂而皇之的告知天下人,这可是一大善政呀;其实不然,这正是赵匡胤的高明之处。大家知道,知识分子可大都是刺头,他要是知道了皇帝的这一底线,还不闹翻天去!反正不会被杀头,那还不天天梗着个脖子给皇帝干,皇帝老儿的苦日子可就没有头了。只让皇帝知道,不让臣子知道,这就是权术;臣子不知道这个底线,他上书言事就会有所收敛,就不会闹得太过分,皇帝的权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保证。
  后来王夫之读到这件事的时候,在他的《宋论》中这样说道:“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内跪读。其戒有三,一,保柴氏子孙;二,不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正是他坚决不杀知识分子的誓言,使宋代300年间,进士登科的10万多人,远远高于那个大唐!(唐代200多年,进士登科者仅3000多人),大批寒士靠自己努力的学习登上了仕途,进入了帝国的权力中心。
  再后来陈寅恪说过一句话,可以当做对宋太祖不杀知识分子这条誓言最高的评价:“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文化于此达到了极致境界,这块誓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言而喻。
  二、现在回过头来,说说这首词。经典杂文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七日(1082),是苏轼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他的被贬是因为他与变法派发生了矛盾,他的言论被反变法的旧党利用,成了攻击变法派的精锐利器,因此变法派就很恨他,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其实,他完全是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在说实话,处处都是站在老百姓的利益上来据实陈述;但是正因为他的名声很大,本来正确的建议,被旧党以利用,反而成了新、旧两党之争的工具,他只是再一次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于是,那个让他怕的要死的“乌台诗案”就落在了他的头上,反对派污蔑他作诗怨恨皇帝、诽谤朝廷,拿回京师严加审判。这样的罪名换一个朝代早就掉脑袋了,当时他被抓时已经感觉到自己要死定了。公差挟持他就如抓一只小鸡仔,让他完全没有了尊严,当时心里也很是恐慌;可惜那个时候他并不确切的知道宋太祖那个不杀知识分子的誓碑,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受到那么大的心灵摧残了。审讯中,他坐了103天大牢,几次都感觉要被砍头了,最后还是因为太祖的那个誓言救了他一命,帮他逃过了那一必死之劫。
  带着这样的心情,他被贬黄州,这段时间他心灰意冷、心情郁闷,对政事不感兴趣,到处游玩。一个读书人往往就是这样,政治失势了,文学就丰收了。这段时间他写了很多诸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名篇,靠文字与诗作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自己不得意的意志寄情于山水之中。
  这首《定风波》就是写于这个时期,他写的只是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语言平淡的书写了平常的生活细节,但他的胸怀、气量、豁达,却通过这平淡的语言一抒无遗。小序说明了,与朋友一起出去游玩,遇到了大雨,同伴都非常狼狈,他却感觉不到,一会儿,天气放晴,便作了这首《定风波》。
  就词中字面的意思来说,上片是讲不要被大雨滚落时穿林打叶的声音所干扰,何不一路长啸悠闲的缓步而行呢。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便胜过骑马,没有什么可以使我害怕的。风风雨雨又有什么那怕一件蓑衣就可以从容一生。这种姿态很超然,想起了那个差不多与他同时代人的大宋宰相范仲淹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了,环境已经无法影响到他了,任你雷鸣电闪,我自闲庭信步,用现代话说,很酷,很帅,很潇洒。这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面对险恶的环境超然淡泊的情怀。
  下片。寒意阵阵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我开始感到了那种淡淡的凉意。可这时候远处山
头上的斜阳却扑面迎来。回顾了一下刚才大雨滂沱凄凉寂寞的地方,我踏向了归途。好像也没有感受到风雨也没有感受到晴呀。那种风雨的打击并没有让诗人害怕,也没有让他退却,他只是淡然的度过了这一切。心静即是天,当你不在乎任何得失时,你就可以不同于常人的领略到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境界。
  然而,他真的是在说这场风雨吗?非也。其实它是在为“乌台诗案”后的自己定位。那场政治风雨很大,几乎要把他击垮了,但他最后还是挺住了,心情反而更加平静。他似乎厌恶了险恶的仕途,产生了一种隐居的念头,“一蓑烟雨任平生”似乎是他的宣言,不再政治上玩了,要悠哉游哉寄情于山水田园,“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是这样一种状态。
  这可不是我自己的主观猜测,就在这一年的九月,在他的一首《临江仙》里还写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词句,这很明白了表达了他隐居山林的情绪,以至于让监管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惊慌失措,误以为罪官苏轼想逃走退隐。这件事情还风传到了京城,很是让宋神宗这位大宋皇帝将信将疑了一阵子,认为苏轼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但苏东坡不是陶渊明,他从来不会真正去隐居,他始终有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也始终不会死心塌地的从属于某个政治群体。当司马光上台后尽数废黜新法时,他又站出来大声说话,为那些实践证明好的新法摇旗呐喊,又再一次把自己推向了险恶的政治漩涡,再一次被排挤、被贬官……
  “一蓑烟雨任平生”,只不过是他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他真的想过一种自然的、清新的生活呀;但是,当这个社会需要他有所担当的时候,他总是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不管个人利益,把自己推向疾风暴雨的政治漩涡中,这就是苏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这首词少了些豪放词的豪迈雄健,但清新明快,超然淡定,用浅显的事情说明深刻的道理。现在读来,这个风雨中超然物外的东坡先生仍好像就在你的对面,长啸着向你走来,怎一个敬仰了得!怎一个崇拜了得!
 
 

苏轼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一世长安 “三严三实”是锤炼干部的“火 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不能怀孕的女人 六朝文人的戏谑 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小妇人 六 镇定的石头(外一章) 危机四伏最新语录 虫 儿 飞 因为懂,所以哀 左手握住了右手 异客 你答应他了 顾客与商人 沉默的多数派 存在(外三篇) 母亲的智言慧语 青墨赠暮云 爱一个人,与年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