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崖文学

海崖文学 > 针砭杂文 > 读书随想 >

浅析余华《第七天》的创作主题及其空间叙述(2)

时间:2014-09-22  阅读:  作者:孙纯纯

  最后,“安息地”是无头无尾的真空地带。因为在这里,魂灵可以完全消解尘世的痛苦、遗憾,可以得到真正地休息。然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个“虚无”。文本中并没有讲述安息之地的情形,而是借助“墓地”“骨灰盒”道出了进入安息之地的条件。鼠妹将进入此地时言:“谁也不要看我,谁也不要回头,忘掉你们,就能真正安息。”没有前世记忆与情感的死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者。这样的“另一现实”既遥不可及,又悬置于人的经验世界之外。安挂在高空中的虚无,让人不禁想问,究竟叶归何处?

  《第七天》中的三个并置空间不仅显示着叙述主体的移步换景,而且隐含了“人类困境与恐怖”的文化意蕴。三重文化空间编织的文化形态,形成了彼此“反应参照”的空间心态,在死后找寻“归宿”的虚无中深化了人类不可逃遁的困境主题。

  四、结语

  本文立足于“设身处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怀着作者写作时的精神去阅读他的作品”的追求。从《第七天》中空间并置与融通的叙述策略出发,探讨了文本中叙事技巧与创作主题的交织并融。

  作者在作品《第七天》中巧妙利用空间形式以“七天”写出一位亡灵在现实世界中的遭遇见闻。作者一方面记写亡灵“杨飞”在阴阳两界穿越时的事件,上演生死两界的悲喜剧;另一方面,以市政府前的广场、殡仪馆及死无葬身之地等物理空间为载体,采用重复、并置的叙述方式,通过多重场景的来回切换,营建了叙事者的社会文化空间,以达通过死者世界来反衬、批判现实世界、反思人类生存困境的创作意图。以时间逻辑推演的七天故事,作者按照空间切换的叙事方式来表现,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进程,将文本的“时间性”完美地转化为“空间性”的存在,堪称空间叙述的一部力作。

  •   当然,“尽可能在自己的脑际中对其作品的意图和旨趣了然于心”是阅读解析作品时的最高追求,基于主客观原因,实难达到较高水准。希望本文能为《第七天》的叙事研究增砖添瓦。

    共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小妇人 六 危机四伏最新语录 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爱一个人,与年龄无关 顾客与商人 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你答应他了 母亲的智言慧语 “三严三实”是锤炼干部的“火 异客 因为懂,所以哀 虫 儿 飞 镇定的石头(外一章) 青墨赠暮云 左手握住了右手 六朝文人的戏谑 不能怀孕的女人 沉默的多数派 一世长安 存在(外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