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崖文学

海崖文学 > 针砭杂文 > 读书随想 >

浅析孟丽散文集《花之蓝》

时间:2014-02-23  阅读:  作者:梦圆

  纷繁复杂的世界,有花的存在,才呈现出无比妙曼的美丽。花之蓝独特于花之红、花之黄、花之白、花之紫。然而就有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读孟丽散文集《花之蓝》,总体感觉是,孟丽知识渊博,生活阅历丰富,洞察事物心细,文字功底深厚,文学基础扎实,词汇丰富多彩,语言准确通顺,逻辑性很强,笔法运用细腻,文学艺术造诣很深;每篇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中心突出,思想性强烈,生活的味道很浓,于情于理、寓情于景充分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符合汉语语法法则,逻辑推理性、哲理性很强,读起来使人朗朗上口,有一种唯美的享受。

  由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孟丽的散文集《花之蓝》。全书由《序》、《花之蓝》、《梯度》、《点红》、《还珠》和《后记》六个部分,四个辑,61篇文章组成。每个辑的开首篇,以一首优美意象很深的诗歌拉开全辑的序幕,给人一个很美的感觉,不由得使人想一口气连篇阅读,恨不能不吃饭、不睡觉就很快的把全书读完。

  她的书名《花之蓝》取之于第一辑中《花之蓝》的一篇散文。取这样的书名有她的独特意义,我想作者在五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独爱蓝色的花而已,就像陶渊明独爱莲花一样情有独钟。蓝色象征宁静,只有宁静,才能在文学上成功。

  “我是前尘旧梦/遗失的一粒泪珠/误入红尘/落在丹青的舌尖/浴火焚身/从此/我非我花非花//一滴水的清高/化作/一世孤傲的幽蓝/从此怀抱冰雪/绽放千年”(《青花》)。从第一辑《花之蓝》的开篇诗里,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爱着纯洁的蓝,也能看出作者是对作画有一定的功底和丰富的知识的。从而反映出作者在全书以蓝为中心,把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蓝能代表她的理想,更能体现她的胸怀,因为大海是蓝的,天空也是蓝的。“第一次被这样的色彩陶醉,是在小时候,不过十一二岁。”“兴奋的脚步突然被一片蓝色绊住。如此浩瀚的一片蓝色呀,幽蓝幽蓝,微风下,漾起层层波浪,如梦境,如一层蓝色烟波,如纯净的蓝色火焰。”“看惯了花的色彩,独独这生在乡野间的蓝色让人过目难忘。”(《花之蓝》)。也许是因为五彩缤纷的花中,蓝色的花比较少的缘故,作者应用了《蒹葭》里的一段诗歌,来衬托她对蓝色花的真挚感情和爱之意,“因此最爱花之蓝。”(《花之蓝》)。作者把蓝铃、蓝色瓜叶菊、莲花、牡丹、桔梗、马蔺、鸢尾、龙胆和链子,分别叙述了这些蓝色花的特性、色泽、形状和功用,把她们一一介绍的周到详细,描述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并且在意象上是在说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分别给这些蓝色之花用心选择了较为珍贵的名字,依次是“蓝音、蓝香、蓝清、蓝梦、蓝郁、蓝惜、蓝娇、蓝沁和蓝依。”“在这个画册里,有我的九个姐妹,九个知己,在她们身上,充满再造的艰辛和愉悦。生活真的很平淡,但是神奇就孕育在平淡之中,一如这些蓝色的精灵,不用心去发现,哪里知道存身乡野间的她们具有这么摄人心魂的色彩与姿容。”(《花之蓝》)。其实,蓝色与宁静有关,宁静就是寂寞,人的一生,总是在喧嚣浮华,滚滚红尘中与芸芸众生度过和来往,很少有宁静和寂寞,从容和淡定的日子。作者把蓝色“盛赞这种绝美的寂寞之色。”(《蓝之花》)。

  •   “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谁的心里不是/杂草披离//从磨石上接过一束寒光/一个简单的挥劈/青丝纷落/头顶从此/清虚空寂//可是谁甘愿/绝了红尘的根//举目向佛/法门外谎言如香艳的春风/千年香火也难烧尽/心底的岁岁荣枯”(《剃度》)。这是作者在第二辑《剃度》中的开篇诗,寓意着纷繁复杂的世界,五味杂陈的生活,光怪陆离人生。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有些人辉煌腾达了,理想和目标实现了,却不珍惜,最终走向了毁灭自己的道路;有些人虽有理想和目标,但竭尽全力奋斗了一生,也没有达到光辉的顶点。有的人追随所爱的人,开始山盟海誓,信誓旦旦,要和相爱的人携手白头到老,可惜的是一旦追到手,就寡默淡言,不理不睬,在外面包二奶,觅小三,导致家庭破裂,妻离子散,贻害后代,在社会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些事被逼无赖,只好削发为僧(尼)。使“许多事情,变成了‘不过如此’的寡淡无味。”(《味道》)。正如“不似今天,陌生的,瞬间相恋,相爱的,很快分离,电话很快吐尽情感的微妙之处,没有艰难苦涩的思念,也没有甘美香醇的长久厮守,匆匆的过程,让这个神秘的课题失去喂美的操守,从而也失去唯美的味道。”(《味道》)。从而总结出了“白纸才有描绘的空间,简约才有丰裕的维度,青涩才有成熟的期盼。”(《味道》)。“如果对它们的关爱超乎人上,这种爱都是矫情的,也是荒诞的,更是虚伪和脆弱的。长次以往,人只会更加孤独,人心与人心之间的距离也会日益遥远,整个社会也会陷入寒冷的汪洋。”(《不问马》)。“俗世间的婚姻,其源头大多是浩浩荡荡的恋情,一见钟情,······冷淡,欺骗,背叛。抛弃······白白浪费了时光和仅此一回的生命历程。”“纯金的爱情原本就是镜花水月,常常经不起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的考验。”(《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月的锋刃在不知不觉中割除了女人生命中越来越外在的东西。”“芸芸众生,个个欲念芜杂烦恼丛生,若要割除自身某些多余的赘物,亦会疼痛万般、恋恋不舍。”“也许佛要我们抛却浮靡的遮盖,在善与美的坚持修炼中打开精神之美的铁门,从而让朴素凡俗的生命具有超凡的光华和魅力。”(《剃度》)。她对生命的关爱,对家庭的使命,对社会的负责任,充分说明她是一个责任感非常强烈的人。

      《花之蓝》第三辑《点红》里的开篇诗“有条路,最远/是我回不去的故乡//假如可以/请给我一个袋囊/我将回到故乡/捡拾田园遗落的阳光,如同/捡拾童年的麦粒/那里点点缤纷/遍地盛开纯洁温暖的记忆//枕着一袋阳光,从此/我的梦,笑颜如花”。(《回家》)。回家真好,回家的感觉真阳光。故乡是根,是魂牵梦绕的风筝线的哪一头。有父母亲,有亲人,就有无尽头的挂念和牵绊。孟丽从她的那个名叫新寨塬的山沟里走出来,从此就对故乡有无限的牵挂之情。她生于斯、长于斯,对这里有说不完的情谊。环境的恶劣,条件极差的村庄,其实给了她有益的启发,贫穷和饥饿给了她无穷的理想和意志力,要不然她会走向成功吗?会走到现在的这步田地吗?她文学上的成功,正是源于这样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她也是个很细心和很用心的成功女性,把她生活过、学习过的点点滴滴记忆的那么清楚,描写的那样细致入微,使人读后浮想翩翩,犹如回到那个年代,不由得回忆起自己那时候的一幕幕情景。那个年代物资紧缺,吃不饱穿不上,赤脚露肉的事情随时出现,也习以为常,见惯不怪。她描写家乡的山水、草木、禽兽、花鸟、农作物、亲情、同学、朋友都是那么的淋漓尽致和惟妙惟肖。

      “那个安贫乐道、宁静祥和的小村子,村子里善良朴实的乡亲,以及操着外地口音的手艺人,淡而悠远,裹缠着我的记忆。繁华与喧闹的背后,它们慢慢走过眼前,如同三月的烟雨,濡湿了日渐干涸的乡愁。”(《手艺儿》)。“今生作父女,是我们的宿命。从认识您的第一天起,想对您说话的欲望已然根植。如今,欲望之树荫笼着我心的原野。”“父亲,您的野心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变成那僵死的茧皮,您的壮志在年复一年的耕耘中被犁得支离破碎。”“在沉默中,您成全了一个幼小生命对梦的渴念。”“父亲您不是个扛不起的汉子,不到举步维艰的地步,您决不会面露难色。您把无坚不催的气概和斗志呈示给白天和家人,却把所有的苦涩和无助留给夜晚和自己。”“父亲,您是我生生世世的念想和恩情!”(《父兮》)。“任何一个生命,都有自身无法回避的不完美之处,也许正是这个不完美,才是他自身独以存在的证明。经典杂文 www.haiyawenxue.com她是如此重要,是我疙疙瘩瘩扭结盘曲的根,她是我命里不可忽视的女人。她是我的母亲,给我生命的亲娘。”(《我命里的这个女人》)。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孟丽对家乡角角落落的娴熟,对亲人的深知和理解,以及对所有亲人的体贴、思念和牵挂,还有对亲人无微不至关怀的眷恋和失去了的亲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隔江相望的男子/我们毋须/势不两立//给你的/都是真的/我不过在痴情里藏了一把剑//爱是一场战争/丧失自卫/我必沦陷”(《剑》)。这是作者在第四辑《还珠》中的一首开篇诗。“爱是这样深,绝望都无法战胜,所以她要在最后的一次,用这么极端的方式,在他和自己双重的暴力中,倾尽爱的苦汁。”“人海茫茫,终其一生,能有缘与之相识的少之又少,有缘相知相守的更少,能够真正两情相悦的更需前世修到足够的机缘。”“爱情实则是一件奢侈的馈赠品,是上帝对纯美心灵与人性的格外眷顾。谁能赢得了爱情,谁能守得住这件易碎的珍品,要看他是否具备智慧和善美的品格。”(《难道爱比恨更宽恕》)。“有俗言说,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好的婚姻或者两性关系,能够激发人对生活的勇气和热情,能增强人对真善美的追求,生命会变得纯净和美好。”(《还珠》)。这是作者孟丽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观点,也许她是女性,是一位善良的女性,一个有品位的女性,善知人意的女性。她在这一辑里,写了许多穿越历史时空,穿越人生隧道的文章,让人读起来好像回到了历史时期的那个年代,幻想着历史时期的情景。也许由于她在人生道路上履痕深远,从小亲眼看着母亲对自己婚姻的不满意,就在脑海里扎下了深深的根。也许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到不少爱情、婚姻、家庭的不幸,伤痕屡屡,由衷的产生了一种悲悯之情和同情之心。充分说明了她是热爱生活,对家庭、对社会高度负责的人,是一位心存善良,菩萨心肠的人,她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我相信她教育出来的学生,个个是优秀的,是善良的。她也是母亲,相信教育出来的子女是优秀的、成功的。她也是出于孟门,自豪于孟门,是我们孟门深感光荣的人!

      人生一世,苦尽甜来。人常说,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从孟丽的散文集《花之蓝》里可以看出,孟丽是从小吃过苦的人,如果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没有很深的处处履痕,没有在穷山僻壤里饱尝人生的艰难困苦,没有在那贫困潦倒的环境中生活,没有在那样的环境扎实地学习,不会有今天这样美好的日子。也许是她的聪明驱使着她,早早清醒起来的缘故,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和唯有读书高”的道理。加之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劳作的艰辛,从骨子里生长出了一股子永不退却、持之以恒的坚强毅力,朝气蓬勃勇于向上的精神品质,才有了美好的今天。

      这就是我读孟丽散文集《花之蓝》的浅显感想,也是我对此书浮浅的认知。可能有许多地方没有理解准确,也许有说错的地方,诚恳地希望作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花之蓝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一世长安 异客 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存在(外三篇) 你答应他了 青墨赠暮云 虫 儿 飞 因为懂,所以哀 爱一个人,与年龄无关 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六朝文人的戏谑 不能怀孕的女人 小妇人 六 危机四伏最新语录 母亲的智言慧语 “三严三实”是锤炼干部的“火 左手握住了右手 沉默的多数派 镇定的石头(外一章) 顾客与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