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崖文学

海崖文学 > 针砭杂文 > 现实之惑 >

走出信任危机

时间:2016-04-03  阅读:  作者:化定兴

  中国人的信仰话题,不少人在讨论,但始终没有讨论清楚。钱穆先生曾说中国人最大的信仰是“人由天生”,恐怕现代人听起来不太认同。

  在某种程度上说,现代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而且走向了极端,什么都不信。学者徐贲把这种现象纳入了犬儒主义的范畴。他说:“公开的犬儒主义对那些什么都不相信,所以公然怀疑,公然拒绝,不相信就是不相信。戴面具的犬儒主义对那些也是什么都不相信,但正因为对什么都不相信,所以对什么都可以装作相信。”

  对什么都不信,那就必然会出现所谓的信任危机、信仰危机,致官方与民众之间、普通民众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且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反正怎么做你们都不信,那官方没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众也不需要有什么高尚情操,反正费力不讨好。

  当官方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个就是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官方有时候很委屈,觉得民众缺乏理解。其实,民众向来不乏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当他们经历太多失望后,这种个例的累积效应就变成了群体性的不信任倾向。比如,一个个贪官落马,一方面让反腐成绩单变得厚重,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对官员的期待不断降低。在落马的贪官中,有些曾经是民众心中的能官、好官,所以人们不禁要问:还有哪些官值得我们相信?我们凭什么相信他们?而“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罚”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正在悄然侵蚀着民众对法律的点滴信任。

  这种民众与官方信任的缺乏似乎还容易理解,而民众之间也缺乏信任就不得不让人诧异。现在一个人做好事,有时不仅难以起到道德感召的作用,反而会平空惹来怀疑和指责——有些人就是不相信能有人拥有高尚的价值观和善良动机,而把自私自利认作唯一可能的动机。于是,不管别人做什么,都是鄙视、不相信。还有就是上当受骗的事屡有发生,下意识地会对别人有所提防,缺少信任。

  •   其实,这种信任危机并非当下才有。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就认为,虽然中华帝国一直在形式化的儒家礼制和帝国法律控制下,但中国人对道德律令的不尊重却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金钱和利益追逐更是要远远超过对礼法的尊崇。

      郑永年指出,社会信任在传统中国的“家国”体制中之所以没有被“问题化”,主要是因为那个时代绝大部分人的生活空间,其实并没有超越传统大家庭、宗族和邻里社会的狭小范围。信任建立在简单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上,即家族和共同体生活中相互依赖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的社会心理状态。

      而现在,地球都成了一个村,陌生人之间的联系日趋频繁,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激发人们内心潜在的欲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要靠良善的规则和制度来维持。而当制度失范、公平失守时,人与人很难单纯依靠自身的道德良知来建立信任,于是厚黑学大行其道。最终,什么都不相信了,只相信眼前的利益,甚至于利益取得的路径也不重要了——“这有两根金条,你能说出他俩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龌龊的?”

      面对这样的信任危机,官方,以及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通过制度与规则的力量,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诚如龙应台所言:“我们需要‘相信’:相信政治人物有品格,相信文明不可或缺,相信脚踩的土地有人灌溉,相信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起,相信在翻来覆去、喧哗浮躁的潮流中还是有一些恒久不变的东西,怎么颠倒都不被腐蚀,譬如责任、品格、道德、勇气……”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存在(外三篇) 顾客与商人 一世长安 不能怀孕的女人 “三严三实”是锤炼干部的“火 沉默的多数派 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镇定的石头(外一章) 爱一个人,与年龄无关 你答应他了 因为懂,所以哀 虫 儿 飞 异客 六朝文人的戏谑 母亲的智言慧语 小妇人 六 危机四伏最新语录 青墨赠暮云 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左手握住了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