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崖文学

海崖文学 > 书之韵曲 > 评书之声 >

百家讲坛--周思源说红楼人物(10)

时间:2012-09-15  阅读:  作者:admin



1 红楼梦里的坏男人 2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 3 红楼梦里的大丫头 4 晴雯之死与袭人之冤 5 穿针引线刘姥姥 6 莫名其妙赵姨娘 
7 亦石亦玉说宝玉 8 孰优孰劣话黛钗 9 秦可卿的三个形象 10 秦可卿与太医 11 秦可卿的出身1 12 秦可卿的出身2 
13 秦可卿之死 14 是是非非王熙凤

    上一集我们讲到有三个秦可卿艺术形象,就是原稿中的梦游太虚幻境中的,和现实生活中的秦可卿。而现实生活中最后悬梁自尽这个秦可卿,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秦可卿。我们下面讲的几集都是关于她的故事。给秦可卿看病的大夫当中,真有御医吗?没有。一个都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别人要反问了?你凭什么说,给秦可卿看病的,不是御医啊?小说里面不是写了吗。这太医那太医有三四个,一天来好几遍给秦可卿看病。御医不就是太医吗?错。因为御医不等于太医。御医确实被尊称为太医,但是,被称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
    就像生活里边,叫老爷,老爷应该有点身份吧,叫太爷,太爷那就更了不得了,县太爷,起码也是个七品官。可是我们看,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叫那个把门儿的,荣国府的仆人们,也都叫老爷,太爷。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太医在清代是对医生的普遍的尊称。所以,御医他虽被称为太医,但是,被称为太医的人,绝大部分都不是御医。清代的御医院确实叫太医院,但是,太医院里的御医极少。太医院它的院长叫院使,正五品。跟郎中,就是六部里头的司局机,正局级的郎中同品。这一个人。副院长,叫院判。两个人,院判是正六品。比员外郎,就是相当于副司局长低一级。因为他是从五品。员外郎是从五品。太医院这两位副院长,也相当与司局级。
    然后他下面的大夫分四个等级。有四个不同的名称,就有点像什么呢,像咱们现在医院里的职称,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助理医师,四个职称。太医院,第一个等级,叫御医。总共只有13人。这13个人是七品,但是,可以给六品冠带。就是说,清朝不是顶戴花翎嘛,顶戴花翎就标志他的等级,另外衣服上面那个图案,就是叫补子,就能够显示等级了。
    就是说,他实际上是七品官,他可以享受六品的服饰。第二等,叫吏目。就相当于咱们的副主任医师了。吏目26人。其中,八品、九品各13人。这可就实打实了。你是八品吏目,就穿八品的服饰,戴八品的帽子。是九品就是九品服饰。第三等,叫医士,相当于心里的主治医生。主治大夫,那是讲师级,相当于大学的讲师。这个第三等医士无品,没品了,没有品了。不过,给从九品冠带。就是说,你还可以戴从九品,从九品就是官里最低一级。从九品的帽子和服装,但是实际上他拿的俸禄不是从九品的俸禄。这是多少呢?这是20人。20加26,在加16,62个。这62位大夫,是有处方权的大夫。也就是说,太医院能够被称为御医的,撑死了是62的人,按说,只有16个。13个御医,三个院长。
    太医院还有30人,就是第四个等级了。叫什么呢?叫医生。他这个医生的生,是生员的意思。这个生员就是学生,学徒。是跟御医吏目学习的。30人,更没品了。你想,连第三等的,相当于主治医师的都没品了,只不过给从九品冠带。所以30人肯定没有处方权。
    太医院总共分九科,就跟咱们现在大医院似的,内科外壳,小儿科,五官科等等。他也有。他这九科,大方脉,就相当于成人内科,小方脉,就相当于儿科。妇人科,就是妇科。创伤科就相当于外科,还有一个,伤寒科就相当于传染病科。还有咽喉科,骨科,一共分九科。这九科呢,当然就是说,刚才我们讲到的,这62位大夫,加上30个学徒,医生,总共92个人,分布在九科当中。
    所以我们根据上面这些介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清代太医院的规模不大。能够被称为御医的大夫,极少。这是一。第二,太医院的御医出诊,大夫出诊,是要穿正装的,也就是说需要穿朝服,你是几品就穿几品的服饰,这就跟咱们现在看病似的,大夫每人都戴一个胸卡,上面有照片,有头衔。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等等。主任医师。它上面都有职称。这个有助于我们了解给秦可卿看病的,到底也没有御医。
    尽管御医少,十几个好,62个也好,那说不定,就有好几个给秦可卿看病,这可能性还是有的。没有排除啊。我不是说了嘛,给秦可卿看病没有一个大夫是御医,我就得论证它。如果我不能论证,我就得改变我的观点。现在,我就来说。《红楼梦》的文本里头,至少有六条直接证据证明,给秦可卿看病的都不御医。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秦可卿作为贾府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她的病情自然引起了宁国府上上下下的关注。因而有点病急乱投医,也在情理之中。而贾珍通过他的好朋友冯紫英找到的这位张友士张太医,难道他真的是有什么特殊身份吗?周思源为什么认为,给秦可卿看病的大夫都不是御医呢?证据一,尤氏的抱怨。
    第一条,尤氏多次抱怨这些大夫水平太差,要不得。不是好大夫。明确说不是好大夫。你看尤氏对金荣他妈也说了,对贾珍也说了。第十回尤氏对金荣的母亲抱怨说,来给秦可卿看病的,没一个好大夫。没一个好大夫。后来对贾珍说,如今且说媳妇这病,你到哪里寻一个好大夫来,与她瞧瞧要紧,可别耽误了。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你想这大夫都论群了还好得了吗,不论个啊。中医从前都是单干户,不兴会诊的。一个人看病,顶多带一两个徒弟,写写方子配配药。这大夫论群还行吗?中医是不会诊的,没有会诊的。
    底下你看尤氏怎么说这帮子大夫的。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看法。这大夫都听了别人的了,不是论群了吗,好几个呢吗,人怎么说,他添几句文话,什么叫文话?文话就是不疼不痒,四平八稳,永远正确的废话。错不了的。然后她说,添几句文话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殷勤是好事啊。对不对?大夫很殷勤地对病人,那多少负责啊。可就是因为这帮大夫都没本事,所以他只能殷勤点。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子,吃也不见效。怎么大家商量开小组会讨论方子。中医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怪事。你说这样的大夫还好得了吗?

  •     御医水平能差到这种地步?要真是三四个御医上这来,尤氏敢这么褒贬御医?这话要传出去的话,那可麻烦大了。再说了,御医都论群来给秦可卿看病了,你贾珍再上哪找好大夫去?御医不是代表最高水平嘛,给皇上看病的。第一。
        证据二,秦可卿的病情。
        第二,秦可卿得的不是疑难杂症,不难确诊。最后被谁确诊了,被一位业余大夫,张友士确诊了。这张友士不是正式大夫,他有点像现在什么呢,他是给儿子捐官到京师来的,有点像现在儿子考上大学了,考上研究生了,家长不放心,送孩子到北京来,跟这差不多。或者找工作,来托托门路。张友士按咱们现在的说法,他没有卫生局的医师资格认证,没有工商局的行医执照,属于非法行医,应予取缔。属于这个。而且你看看张友士什么态度?去请他的时候。贾珍拿了名贴去请他,张友士不积极,他很谦虚,他说我医道不行,他说我们这大爷冯姿英跟我说的,你们又来,他说那也不能不去,可是我今累了,他说我今天访了一天的客。因为给儿子捐官,他要到处走门路。他访了一天客,我今天累了。我去了也不能调息,就是不能很好地号脉。我休息一夜,明再去。
        你想这个张友士,如果说他是奉命来传达黑话,让秦可卿自杀,那是非常紧急,赶紧去传达黑话,执行这个命令。他怎么会说不行,今累了,明再去。而且你看御医号完脉以后,他没有马上给秦可卿说暗语嘛,咱们虽然没有做过间谍什么秘密工作,咱们也电视剧也看了不少,咱也知道,做秘密工作传达黑话之类的,层次越少越好。经过多一个人容易泄密。他没有马上跟秦可卿说,他到外屋来了,跟贾蓉说,当然写方子。旁边还有婆子在呢,这不符合秘密工作的常识。因此可以证明,张友士不是来传达黑话的。结果张友士给秦可卿确诊了,所以秦可卿这个病不复杂。用不着御医出马。
        证据三,婆子的议论。
        第三点,连秦可卿身边的婆子都知道这帮太医是草包。张友士看完病以后,不是跟贾蓉说嘛,那个婆子就说,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得如神,倒不用我们告诉了。如今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都不能的当,就是准备的,真切地这么说。就是谁都没有向您说得那么有把握。那么准备。有一位说是喜,有一位说是病,这位说不相干,那位说怕冬至,总没有个准话。求老爷明白指示指示。
        咱们看看,连地位很低的奴才,婆子是奴才,她都敢当着外人如此褒贬御医,这要传出去,是御医的话那可就麻烦了,贾府就麻烦了。作为奴才的婆子她是不会这样当着外人来褒贬御医的。也可以整形,这些大夫他确实不是御医。
        《红楼梦》第十回对张友士的身份描写,确实古怪。刘心武先生认为,张友士是费太子胤礽一派的秘密御医,所以,回目会写张太医论病细穷源。那么,张友士到底是不是一位御医呢?难道,只是由于当时人们尊重大夫,都用太医的称呼,而对他称为太医吗?这背后到底暗含玄机,还是根本没有那么回事呢?证据四,张友士的身份。
        第四条,张友士他不是明明是业余大夫吗,可是张友士也被称为太医。回目就是,回目就叫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由此可见,在曹雪芹写《红楼梦》那个年代,人们尊称大夫常常用太医。因此,绝对不能从有几位太医来看病,就得出结论说,这是御医来了。好几位御医来了,那身份就高贵得不得了的。这是不行的。这没有文本依据。再说这张友士他是业余大夫,他上京为儿子捐官,求人来了,你想这张友士敢褒贬御医吗?张友士可说话毫不客气啊,他说秦可卿这病,奶奶这病可是让那几位耽误了。你想,那几为要真是御医,冯紫英肯定跟他说过,您一定得去帮个忙,贾珍跟我是老朋友,已经有好几位大夫给他看过了,如果是御医,冯姿英肯定跟他说了,好几位御医看过了,张友士敢去吗?连御医都去,好几位去过,他敢吗?再说他知道是御医了,他敢那么褒贬说,都让那几位给耽误了。他还想不想捐官了?
        所以这些地方都证明不行。有读者问了。说张友士会不会是派来秘密联系任务的呢?让他传达自杀的呢?这个地方我们就要想到一个问题,秦可卿不是有病吗,那么,张友士如果是奉命来让秦可卿自杀的,那么,秦可卿得的就不是普通的病,而是政治病。政治病就要从政治的角度去治疗。贾珍一开始就不会请几位普通的御医来给秦可卿看病了。这是矛盾的。所以这个结论不能成立。
        证据五,贾珍的否定。
        第五条,贾珍否定了他们是御医。因为尤氏在跟贾珍抱怨这些大夫实在要不得的以后,我们看,那一回的最后,贾珍说了一段话。他说这些人是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肯定不是御医。可是问题来了,贾珍既然知道这些大夫水平不高,他怎么不请些水平高的来?应该说,这些大夫在当时就属于水平高的了。贾珍怎么不请御医来看?贾珍级别不够,他请不动。再说了,秦可卿是民妇,她不够格,御医不能给秦可卿这样的民妇看病。贾珍本人够不够,我估计都不够,才三品,应该不够。
        那么怎么会出现这几个大夫同时看病,这个问题显然是出在贾珍身上。俗话说,有病乱投医。贾珍是太着急了,请了一个大夫来,那大夫说,没有病,那个婆子不是说嘛,不是病,有的说不相干,怎么会没有病呢?不是病呢?不成,你也先别急,再请一个。再请一个来,跟那个说法又不一样,觉得有点不像,再请一个,这个也不敢走,也不让走,然后你想,贾珍宁国府又是贾府的族长,这个身份地位摆在那,贾珍越是不放心,这些大夫越不敢说。于是就出现的一个什么呢,大家谁都不敢负责任。开小组会集体讨论商量方子,商量一个吃了死不了,也好不了的太平方子这种怪事。
        除了张友士之外,《红楼梦》还出现了好几位太医。比如《红楼梦》第51回,由于晴雯生病,贾宝玉就请来了一位王太医医治,最后药到病除。如果这位被称为王太医的大夫是御医的话,那也就是说,连丫鬟都可以请御医的话,作为主子的秦可卿,岂不是更可以请御医了吗?
        那么给晴雯看病的这位王太医,是不是真正的御医呢?解读给秦可卿看病的大夫的真实身份,是否能够解释秦可卿的真实出身呢?证据六,御医出诊的规矩。
        第六条,御医出诊,他必须要看病的对象,要够级别,另外,御医出诊要穿朝服。《红楼梦》里面多次写到,贾府这个那个病了,请人看病,请大夫看病,提到了好多太医,这里头有没有御医呢?有。42回,贾母因为接待刘姥姥而进荣国府,不还让她住在这,陪她玩儿,有点累了,着了点凉,有点不合适。请大夫来了,结果,曹雪芹通过贾母亲的眼光看着他,写出这个大夫,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穿着六品官的服装,便知御医了。可见,御医出来是要穿品级的服装的。这位御医肯定是13个御医之一。甚至有可能,因为御医他是七品,但是他可以穿六品服饰,所以也有可能是什么呢,副院长亲自出马。
        为什么贾母亲就可以请御医看呢?因为贾母是一品诰命夫人。根据清代的官制,公,他可以三代,诰封三代。而贾母是贾府的第二代,代字辈的夫人,所以她还可以享受一品的保健待遇。正部级,副总理级保健医疗。所以贾母就聊起来了,说当年有一位王太医水平挺高。结果这位就说了,他说那是晚生的叔祖。爷爷辈的了。是他爷爷的弟弟,当年这位老王太医当过太医院的正堂,就是院长。看来这位王太医是祖传名医。
        这位王太医,御医果然了得,那水平就是不一样,一号脉就说了,老太太就着了点风凉,风凉比风寒还轻,说吃不吃药都无所谓,只要穿得暖和点,吃得清淡点就行了。完了出来以后怕不放心,万一家里不放心,说我写个方子留着,吃不吃两可。你瞧瞧人家御医怎么样?那水平就是不一样。
        好,妙在哪呢?王太医给贾母看完病出来以后,正凤姐的闺女大姐,那会儿大姐还没有取名,叫巧姐呢。大姐有点不合适,就顺便请王太医瞧了瞧。王太医瞧了瞧,就过去了。所以这个御医水平那就是没得说。根本用不着开小组会。
        有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51回给晴雯看病那位大夫也相当不错,也姓王。这位王太医也叫王太医,这位王太医是不是就是给贾母看病的这位王太医呢?如果给晴雯看病的王太医就是那位六品王御医,既然御医,能给丫头看病,他就必定能给秦可卿看病。这个就对这个结论又不利了。我在研究这个问题,我就要排除它。我要证明这位王太医不是那位王太医,如果我证明不了,我就得放弃我的观点。好,咱们一块来证明他,到底是还是不是。
        太医这确实是让人很蹊跷的描写。如果这位给晴雯看病的王太医与给贾母看病王太医是同一个人的话,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说,既然御医可以给丫鬟看病,自然,也可以给身为主子的秦可卿看病。即使她不是公主级的人物。那么,这两位王太医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呢?
        我们前后仔细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位王太医不是一个人。何以见得?晴雯刚生病的时候,是另外一个大夫给看的。那位大夫姓胡,水平不怎么样,连宝玉看了方子都生气了,说快打发他走了,再请一个熟的了。婆子说了,打发他走是可以,可是这车马费您得给人家。这是怎么回事了?因为贾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不就交代了,荣府上下三四百口的人,主子奴才三四百口子呢,所以他经常有这个病,那个病要请大夫,这里头在贾府它有一个规矩,就是说这个大夫,如果是通过总管房请来的,这个大夫看病的钱,就有总管房给。这就是所谓官中的钱。做官的官,官中的钱。
        而这位胡太医是怡红院自己请来的。所以,他不能用官中的钱。得怡红院自己掏钱。宝玉就说,那咱得给多少钱啊?那婆子说了,怎么着也得给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可是个大数,两千个钱了。总得给一两银子,像咱们这种大户人家。您又是公子,给一两银子。然后因为宝玉不是对这个胡太医不满意嘛,女孩子哪能用这种的药啊,打发走吧。再请。请谁来了?请了这位王太医来了。
        这位王太医水平真高,给晴雯开了药,宝玉一看也合适。看起来药,大部分药跟胡太医差不多,但是有几味没有了,很厉害的没有了,分量也不一样了。而且,晴雯一吃果然马上见好。当时王太医给晴雯看完病以后,宝玉就问了,给多少钱啊?咱们得掏钱啊。婆子说了,说这位王太医跟那个经常来的张太医,他们都是咱们经常请的,就是咱们荣国府经常请的,平常是不给钱的。一年四节,哪四节呢?过年,端午,中秋,冬至。就是一年四节,总的给一笔钱,叫年例。那当然这笔钱少不了,一年给四回,平常甭管是给主子,给奴才看病,看完病是不给钱的。所以它这个交代很清楚。由此可见,给晴雯看病的王太医,不是那位王御医。是荣国府经常请的两位保健医师之一,还有一位张太医。
        咱们想想,封建专制制度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严格的等级观念。这种封建专制,严厉的等级观制度,到清代发展到极致。贾府要真是让御医给丫头看病,那可是严重的违制行为,那可就不是抄家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没有任何一位御医给秦可卿看过病。从给秦可卿看病的所谓太医当中,不能发现任何支持秦可卿出身非常高贵,非常神秘的线索。另外我们不能不注意一个问题,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很大的矛盾。不是说秦可卿是废太子老亲王藏匿在贾府的公主级,郡主级的神秘人物吗,她不是藏匿吗,藏匿就需要保密,就不能暴露。那么好,如果他要能够把御医,而且把三四个御医都请来给秦可卿看病,他就必定要暴露,秦可卿的公主,郡主身份。他不暴露御医不可能来。当然,我们还可以从里面再发现一个矛盾,她已经是废太子的女儿了,御医也不会来。
        我们假定就因为她太高贵如何如何等等,就是你只有暴露她的身份,才有可能御医前往。请问,院长,副院长敢负这个责任吗?他敢作主吗?而且三四位御医一起来给一个人看病,那是皇上或者皇后才有的待遇啊。所以,要么秦可卿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身份,来的根本就不是御医,要么,秦可卿如果真有这样的身份,这个身份在她御医来看病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暴露的,这二者必居其一。所以,在对秦可卿的误读当中,存在的大量的这样的二者必据其之一悖论,所谓悖论,就是相反的结论。也就是说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能两个同时存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那种情况肯定不存在。如果出现那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
        好,我们下集再讲,谢谢大家。

    推荐: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关于剪头发的作文 那一碗乡愁 泰戈尔经典语句 我的存在是永远 范伟的老大的幸福经典台词 人生半径的自我投射 几米漫画经典语录、关于几米的经 打开心窗 周庄水韵 《待嫁老爸》经典台词 诗人没有家 而时间,默默流过 望月诗 欲说还休 感恩的心的名言 未老的人,老了的心 勤学名言警句、勤学方面的名言警 雨巷 下辈子,我依然爱你 老师,我想上你的课